1 港股
1.1 港股行情概览
截止2022年6月30日,上半年港股三大指数同样下跌,恒生指数报收21859.79点,下跌6.57%;恒生科技指数报收4870.3点,下跌14.12%;恒生国企指数报收7666.88点,下跌6.91%。(详见图7:2022年上半年港股股主要股指走势)。
图1:2022年上半年全球18个主要股指涨跌幅 |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星域基金 |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总数2579家,总市值为37.8万亿港元,相较2021年底的42.4万亿港元,已蒸发4.6万亿港元。
个股方面,在69只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有29只个股在今年上半年上涨。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万洲国际(00288.HK)分别以42.63%、38.84%、26.8%的涨幅位居前三位。
恒生科技指数中,2022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是理想汽车(02015.HK)和快手(01024.HK),涨幅均超过20%,分别为24.61%和21.3%。舜宇光学科技、商汤(00020.HK)、哔哩哔哩(09626.HK)、瑞声科技(02018.HK)等跌超40%。
回顾2022年港股上半年走势,港股市场在年初延续了2021年末的走势,但在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的利空影响之下,恒生指数一路下行,盘中一度跌至3月中旬的近期低点,随后在“政策底”利好的加持下,开启反弹。
如果以3月15日的最低位算起,截至6月30日收盘,恒生指数的最大反弹幅度达到23%;而恒生科技指数的反弹力度更强,反弹幅度更是达到48%。
对于港股下半年的判断,前期压制港股表现的外部风险因素已逐渐消退,且内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基本面触底反弹趋势已现。港交所ETF通、SPAC等新政的推出料将带来新一轮的改革红利。结合港股的估值优势,预计全球资金将延续5月下旬以来持续增配的趋势,推动港股在下半年继续修复。
1.2 港股IPO情况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港股上半年共有26只新股上市,较去年同期减少44%。其中,IPO上市22家,介绍上市4家。
从单月上市企业数量上来看,今年3月份成功上市的企业数量最多,共有9只新股上市,而到了4-5月份,则是香港IPO上市的低谷期,每月仅有2只新股上市。不过随着市场回暖,在6月份,港交所有6只新股上市。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有4只新股均是在6月20日之后上市。
2022年上半年共募集金额为192亿港元,较去年的2143亿港元同比下降91%,突破五年来IPO发行规模的新低,同时连续七个季度环比下降。
2022年上半年,IPO融资金额最大的公司是金力永磁,募集资金42.41亿港元。汇通达网络和法拉帝分别以23.18亿港元和19.12亿港元位列第二和第三。Aquila Acquisition和Vision Deal作为2022上半年SPAC成功登陆港股的两家企业,分别排名第六、第七。前十大IPO项目共募集资金154亿港元,占全部IPO募资总额的80%。
2022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金额在10亿港元以下的数量最多,高达15家,占到IPO总数的约58%。其次是募资金额在10-20亿港元的区间,家数为5家。仅1家融资规模超过40亿港元。对比2021年同期的超大型IPO项目来看,2022年上半年IPO企业募资金额均未突破100亿港元大关。
|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星域基金 |
从IPO承销金额来看,2022年上半年,中金公司以约41.47亿港元的总承销金额及12家的总承销数稳居承销榜榜首。中信里昂表现强劲,以约21.78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数量为4家。法国巴黎证券以18.97亿港元的承销金额紧随其后位居第三,承销数量为3家。前三名承销规模合计占比达42%。
从IPO承销数量来看,中金公司、富途证券和利弗莫尔证券均以担任12家IPO承销商位居榜首,各占上半年IPO总数的近46%。
2022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唯一的亮点当属SPAC。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有13家SPAC公司提交申请,其中Aquila Acquisition 作为首家递表的SPAC公司于3月18日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0亿港元;Vision Deal于今年6月10日成为第二家香港SPAC上市的企业,集资额10亿港元,其余11家正在排队。
此外,二次上市成为中概股回港上市的新浪潮。2022年上半年,回港中概股有3家,分别为蔚来、贝壳、知乎。其中,蔚来、贝壳是介绍上市,所以两者并未募集资金,只有知乎募资额约8.3亿港元。不过,随着中概股回归声势越来越大,未来有相当多的中概股回港也只是时间问题。
总体来看,受全球经济环境、疫情反复、政治地缘等影响,2022年港股市场上半年同比2021业绩表现欠佳。但是港交所拓宽第二上市条件,允许非创新型产业的中国企业在港第二上市,这将有利于广泛吸纳优质中概股在港上市和增强投资者信心。因此中概股回归和新经济企业将继续成为上市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在多项有利经济增长政策的支持下,IPO市场可逐步重拾动力,下半年融资额可望逐步回升。从港交所目前申请等待上市的企业数量来看,目前已经有180家,预计2022年下半年港股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如果能够在1-2个月内完成新股市场的回暖环境,香港股市重回全球募资前五榜单指日可待。
2 美股
2 .1 美股行情概览
截止2022年6月30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标普500指数报收3785.38点,下跌20.58%,创1970年来表现最差半年纪录(52年最差表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报收30775.43点,下跌15.3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收11028.74点,下跌29.51%,超过了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的跌幅,为该指数有史以来最大的上半年跌幅。(详见图8:2022年上半年美股主要股指走势)。
图8:2022年上半年美股主要股指走势 |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星域基金 |
个股方面,特斯拉上半年累跌36%,苹果跌23%,微软跌24%,谷歌A跌25%,Meta跌52%,奈飞跌71%。
中概股方面,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有74只股票上涨,23只股票涨幅超过100%,18只股票涨幅超过200%。
其中,四季教育2022年上半年涨幅高达1,474%,能链智电、新东方、蓝帽子紧随其后,涨幅分别达1,108%、866%、558%。
2 .2 美股IPO情况
由于美国通胀飙升、美联储加息和俄乌战争等因素带来的冲击,今年上半年整体IPO数量与规模呈断崖式减少,IPO数量累计122家,同比减少78.63%;IPO募集金额累计165亿美元,同比减少91.45%。
从市场分布来看,2022年上半年美股IPO融资金额和企业家数最多的依旧是纳斯达克,共105家企业主板上市,占美股IPO市场总规模的77.37%,募资规模总计为127.94亿美元。纽交所为融资规模第二大交易所,共实现13家IPO项目,募资额为34.55亿美元。美交所上半年仅发行4家IPO项目,募资约2.88亿美元。
中概股方面,2022年上半年仅有4家中国企业实现赴美上市,而去年同期为34家,同比下降88.89%。4家中企依次是美华国际医疗、奥斯汀光电科技、中阳金融和金太阳教育,募资金额共计6亿元。
综上所述,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地缘政治变局和新冠疫情等多方因素,从数量和募资规模上都逊于去年同期,且有明显差距;2月登录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美华国际打破了近半年来没有中概股上市的僵局,但截止2022年6月30日,上百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包括百济神州、理想汽车、哔哩哔哩等企业,中概股赴美上市形势依旧严峻。随着中美金融领域的谈判开展,美方对中方审计底稿的现场检查得到落实,预期中概股赴美上市会逐步回归常态化。